自行車 》單車旅行,是為了拾回遺忘的生活本能。
人如果與同一個空間相處久了,便會逐漸習慣當地的聲響、氣味和色彩,長年累月周遭發生的一切都將視為理所當然的存在。旅行的出現,就是為了喚醒塵封的感知,暫且拋開生活壓力,走入山林沉浸其中,在新的環境體會旅行過程找回怦然心動的生活情調。
|用時速30公里 觀察這個世界|
「單車旅行是介於一定快速度和一定慢速度的旅行,不管騎什麼路、騎什麼車,能騎車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臺灣單車設計師品牌WOHO BIKE創辦人張世明描述著對單車的熱忱。開啟單車露營起源,都是來自國外單車旅行的想像,當張世明看到國外單車旅行蓬勃發展,就試問自己臺灣有沒有發展的可能性。他回憶剛開始推動單車露營的過程,「單車本是自由的象徵,露營則代表未知與冒險,當單車旅行結合野外露營,不再被時間、地點箝制,不必在點與點之間趕路,行程安排彈性大,十分過癮。」
|成立單車社團,旅遊趣事|
剛開始推廣單車露營的頭兩年,張世明回憶起最難忘的旅行。「記得早上八點在南澳海蝕洞推車,太陽直射,沙灘阻力又大,又餓又累推到一半身體橫紋肌溶解症,那時南澳只有一間診所,在附近藥局胡亂喝了一瓶不知道成分的藥水,最後倚賴消防隊載我去羅東聖母醫院才脫離險境。所以沙灘嚴格說起來不適合單車露營,一來泥沙推車不易,二來海風吹拂會把白白的鹽粒覆蓋於車體上,車體會鏽蝕造成不小的損害。」
每一次單車旅行,每位旅人都會在腦中留下難以忘懷的胎痕。兩年下來,張世明成立了「騎單車去露營 bikepacking 101 社團」收集各方人馬的私房路線,彷彿成為一本單車露營秘笈,不論國內外的玩家出發前都會到此取經。有這樣的規模,張世明開心的說:「時常可以到看到車友每日分享的所見所聞,就算照片不夠豔麗,文字平淡,但無形中我們發現推廣單車露營鼓勵了很大的一群人,尤其是邁入中年男性們,單車露營帶來得暢快自由感,正好紓解家庭和工作之間的苦悶,壓力有了出口後賦予生活更多動能。」人生好像跨到一個新階段時,都需要做一些特別的什麼讓枯燥的生活再次調味。
|享受在野外輕鬆無壓力的存在|
談到在野外如何滿足都市人挑惕味蕾,張世明朝牆上的腳踏車仔細描述了一番,「食材的方面有些人仰賴泡麵就能飽足,但我們一定是早上六道、中午七道、晚上七道,頂級享受,還有附贈紅酒和音響。我會把紅酒、啤酒綁在車上,我笑稱『酒水專車』。另外,我們的大廚會在家把肉舒肥甚至熟成,或到當地和原住民買山豬肉,摘下野生山蘇再搭配野花擺盤,升起營火,享受在荒野眾賓喧嘩,把酒言歡,輕鬆、沒有壓力的存在」。
只是單純的走過未免太可惜,張世明補充:「有時候在辦活動時,我們不僅分享單車露營的裝備、路線、生活的知識或是烹飪的秘訣,除此之外我們也會把這些歷史的訊息和人文底蘊一併的介紹,在親身踏上這條路時就會了解這座山頭曾經發生的歷史背景,走過就會特別有感。這也是為什麼會越來越吸引我們的原因。」
臺灣杳無人跡的環境有限,兩年前張世明全力推行單車露營,兩年後他倒希望能為山林做些保留,他說:「希望能與我們同行的人是真心想走入野營的狀態,而不是玩票性質的觀光客,讓愛土地的人們可以體會單車露營在臺灣的美好。」
「不管騎什麼路、騎什麼車,騎單車就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不論是在山林裡穿梭,抑或是在都市裡繞圈圈,騎上單車在裡頭自由穿梭都賦予生活開心的動能。但別忘了順手帶走垃圾,為我們心愛的臺灣留下美麗又原始的山林風貌。(全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