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體育》從特奧滾球、籃球到疊杯 老師致力融合教育推動
嘉義市民族國小推動共融體育一直不遺餘力,從籃球、足球、特奧滾球到現在的疊杯,老師們總是竭盡所能的讓學生們從中學習,並得到收穫。數年前全國都非常熱衷於特奧滾球,嘉義市中小學聯合運動會中也有這個項目,因為希望能夠去參加比賽,校內的適應課程將此放進課綱裡,然而因為在戶外活動非常熱,加上年級與程度上的斷層,推行上始終無法順利。
3、4年前市府推動融合運動的籃球比賽,兩位老師也特別請體育老師挑選幾位籃球隊選手協助練習,組隊參賽。每年的承辦學校都不同,因此賽規也不盡相同。第一年投籃賽籃框的設計太高,距離設定太遠,特教生普遍臂力不夠,練習時間也不夠,所以成效不佳;第二年修正了前一年的缺點後參賽,效果就好很多。
民族國小的特教宣導都是和運動會一起辦理,而以往特教生能參加的運動項目很少,特教宣導都是讓學生玩一些小遊戲,然後給獎品;但老師覺得疊杯是普通班學生會有興趣的項目,只要在規則上稍做調整,就能吸引普生的意願,讓他們加入和特生一起玩。
疊杯激發孩子們的興趣 進而促進普特融合
民族國小去年成立疊杯社團,由於第一一年沒有經驗,在時間和比賽規則上的安排不夠理想,因為比賽當天才知道隊友是誰,普生和特生沒有時間培養默契,也沒有交集;而且採取2普1特為一組,以個人賽加總成績,不但沒有達到融合的意義,很多小朋友想參加但組數太多,影響他們參加其他正規賽的時間,只好棄賽。
有了前一次的教訓,老師在第二年修改了比賽規則:他們在正規賽前先舉行資格賽,每一組是由一位普生配一位特生,一人出一隻手以3-3-3的方式完賽;同時讓彼此知道隊友是誰,這樣賽前普生就會努力的找機會來特教班找隊友練習,培養默契。雖然只是稍微改變了一點點規則,卻因此拉近了普特生彼此的距離,達到的效益超乎預期。
在陳吉芝老師二十多年的教學經驗中,她很開心的能看到特教班歷年來的轉變:以前的特教班的孩子彷彿是世外桃源的一群人,和普通班的距離遙遠且生疏;到現在全校師生都能更接近、更接受特教班的學生,這一路上的點點滴滴,她都有著深刻的感受。
例如當初組融合籃球隊,是為了要參加嘉義市的比賽。然而正規籃球校隊有自己既定的訓練時間與比賽規則,在和體育老師協調配合籃球隊的時間進行與特教生的團練,在過程中就經歷過許多磨合;無論是時間的運用掌握、體育老師、籃球校隊和特教生之間的了解和默契培養、雙方耐性的考驗⋯⋯這些都需要調整到一定程度,上場比賽才能夠有好的成績。
其中讓陳老師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看著學生們平常的練習感覺他們的互動似乎不多,頗為生疏,但出去參賽時,她很訝異的看到籃球校隊的同學很照顧特生,甚至連一些小細節,他們也都會注意到;原來在平常裝酷的表面下,他們都有一顆暖心。
又如疊杯融合,從一開始的失敗經驗中修正調整,到開辦社團,甚至有同學代表嘉義市參加全國性比賽;至今全校師生不但了解、認同疊杯,接納度與回饋也都非常好。同時也因為這些活動,讓陳老師、簡老師和普通班的老師有了更密切且良性的互動。由於她們跟普班有特生回歸上課的老師有一個群組,她們會將孩子們練疊杯的進度上傳,當老師對學生有更多了解,看到特生慢慢的經過努力也能完成一場比賽,她們也就能將抱怨轉為鼓勵和贊同,也更能平等的看待這些孩子,不再只是用同情、憐憫的角度面對他們。
希望老師、家長和孩子的心態都能導正 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極其重要
簡鈺軒老師一直對適應體育這一個領域很有興趣,但她也謙虛的說自己仍在摸索和學習中。除了參加嘉義市由健體與特教老師共同組成的社群,期望能有更多的分享和推動外,她也希望學校的行政部門能更主動關心與看重。同時她也認為「心態」是很重要的:希望普通生在面對特教生時不要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所以總會在讓他們互動的過程中,讓普生看到特生的優勢和能力。雖然有些孩子是真的需要協助,但最終目的仍希望讓大家知道他們只是不同程度的孩子。老師本身的言教身教也很重要:如果老師在面對特生的態度也是尊重的,自然能給普生好的影響,進而讓他們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特生。
特教生在學校裡要上特教班的體育課,也會回歸到原班級上普班的體育課,但兩種課的重點不同:一種是針對每位學生不同的身心狀態做個別的調整,另一則是如何讓普特融合。有時遇到一般體育老師兼特教班體育課,由於他們較不熟悉特生的狀況,所以上課前的討論和合作是必須的。而特生回普班上體育課都會有教助員陪同,原則上就是以適應體育的精神來上,主要的目的就是鼓勵普特生彼此多了解,是很有彈性的。讓兩位老師感到欣慰的是,現在特生回歸原班上課,同學們不但不會用歧視的眼光看待,且能友善的與他們互動,包容他們,甚至會注意他們的安全,細心的照顧他們;這在中低年級,反而表現得更顯著。
身為特教班老師,陳吉芝老師同時也兼任學校的行政工作。在行政端上,陳老師對於特教班會爭取協助,同時因為熟稔兩邊的業務,她也盡力做好溝通的橋樑。簡鈺軒老師則認為她的責任是幫家長尋找孩子的亮點:孩子其實都有他們的優點,而且都比自己想像得還堅強;除了不要覺得孩子有缺陷,心生虧欠卻過度溺愛,盡量平等的看待他們對他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幫助。而親師同步教育也非常重要,態度一致,孩子才不會有不正確的心態。相信孩子能自己完成一件事、樂觀其成,配合老師的集訓,孩子的表現絕對會讓他們驚豔。
當然,以目前來說,兩位老師仍希望學校在體育老師資源分配上能再多考慮到畢竟特教老師不是正規的體育老師這件事;普通班的體育老師除了要上一般體育課,也要訓練校隊,特教班也只能以個案方式私下請託他們撥空幫忙,效果有限。而目前疊杯社團也受限於疊杯設備不足,無法應同學的要求擴大招生。因此師資的人力和設備的擴充,也是兩位老師期望在未來能獲得支援的部分。
限於疊杯設備不足,無法應同學的要求擴大招生。因此師資的人力和設備的擴充,也是兩位老師期望在未來能獲得支援的部分。但老師們也都很樂觀的說,一步一腳印,只要天時地利人合,推動的過程就會更順利。現在只要有機會就去試試看,有資源就去要要看,和各班級、老師、家長維持良好的關係和互動,努力加上機運,她們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的!
更多資訊請到 http://vamossports.com.tw/?p=4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