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喜歡一件事且把它做好 這一生就只有一次機會
陪伴孩子做喜歡的事/前網球國手劉虹蘭
「蘭姐」劉虹蘭過去是網球國手,退役後擔任體育主播、網球賽評,一雙兒女從小跟著媽媽接觸網球,目前高二的兒子蔡宇恩有意赴美國讀大學,國三的蔡宇甯則已在國內各賽事展露鋒芒,對於孩子在網球這條路上的發展,劉虹蘭從不替孩子們做安排,而是擔任「陪伴者」的角色,與孩子們維持緊密的親子關係。
劉虹蘭在兩個孩子分別才3歲、5歲時就帶著他們一起去球場,讓他們在場邊「玩球」,當孩子漸漸對網球產生興趣,國小時試著讓他們開始比賽,蘭姐說:「要繼續打的話,就要讓他們有目標。」儘管初期孩子也曾抱怨訓練很累,但嚐過贏球的喜悅,因此獲得成就感,就更願意投入訓練。
倒不是希望兒女承襲自己的專業,劉虹蘭當初會讓孩子接觸網球,也是出於母親對孩子滿滿的愛,「因為我自己過去打網球,我覺得打網球很幸福,對我來說收穫和成長也非常多,所以我希望他們能在我的世界裡面也感覺到幸福。」
【孩子在學習,媽媽也在學習】
同時是媽媽、教練的角色,蘭姐也一直在學習,女兒剛開始打球時,她曾是個嚴格的教練,用的是以前自己被指導的方式,「別人怎麼帶她,我就怎麼帶。」女兒第一次比賽時她就在場邊不間斷地叮嚀,蘭姐自認是在教她,但被一旁的友人點醒,「這樣做其實是在影響她。」
之後蘭姐決定組成團隊,讓專業教練來指導自己的兒女,自己則轉換為陪伴的角色。但蘭姐不諱言,擔任孩子倆的教練,初期壓力都不小,但她給教練很大的發揮空間,「現在的觀念一直在更新,我都說,有什麼想法球提出來一起討論,對他們好的事情就去做,我們共同學習。」
而對女兒來說,有一位選手出身的媽媽,除了陪伴之外,打球時更有一股安定的力量,當心中有所疑惑時,有一個能協助「對答案」的對象。蘭姐說明,「宇甯在訓練時若心裡有產生一些懷疑,會回來跟我討論,當我跟她心裡想法接近的時候,她就會覺得很安心,然後去執行。」
【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如何兼顧讀書和運動?這件事在蘭姐的兩個孩子身上都不是問題,兩人從小就十分自律,課業、訓練上的時間分配都顧得很好。蘭姐分享, 兒子頭腦好、從小功課就好,還會自製遊戲教妹妹,而宇甯雖然課業上不比哥哥出色,但她曾告訴媽媽,「我沒有哥哥這麼聰明,所以我要更努力。」
隨著課業壓力逐漸提升,國小時哥哥也曾面臨功課寫不完的狀況,希望練球提早回家,但蘭姐鼓勵孩子先試著做做看,若不適應再調整,而兒子的做法是,把放學後休息、洗澡和吃飯的時間縮短,擠出時間來做作業。
「因為你喜歡這件事情,所以你自然而然地會把時間分配得很好。」蘭姐從不需要擔心孩子對自己的規劃,尤其女兒自我要求高,宇甯雖承認自己偶爾也會偷懶一下,但總會覺得良心不安,「會覺得要努力才可以進步,所以要逼自己不能偷懶。」
「孩子如果不唸書、球也打得不出色,以後要做什麼?」「孩子書念得好,但想進入體育班怎麼辦?」這些家長常會提出的疑問,蘭姐認為,答案都該回到孩子本身,要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我一直覺得,人這一生當中喜歡一件事情,你會燃燒生命去愛一件事情,而且去努力做,把它做好,其實只有一次機會。」如果孩子願意努力,做父母的就應該要支持和陪伴。
【孩子的事,讓孩子自己規劃】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蘭姐不插手規劃,陪伴者孩子自由發展,甚至沒想過讓他們進入職業網壇,「我真的沒有希望孩子打職業,因為我覺得真的很辛苦,如果撐不下去、不想要做都可以,因為你已經做得夠好了,我的想法就是,希望你們都快快樂樂地去做你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