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i臺灣2.0特優縣市頒獎 全民運動推廣成果卓越 9縣市獲頒績效特優
教育部體育署今(5)日舉行「113年特優縣市頒獎典禮既114年運動i臺灣2.0計劃中央輔導及地方訪視機制說明會」,表揚推動「運動i臺灣2.0」計劃表現卓越的縣市,其中包含臺北市、桃園市、新竹市、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臺南市、宜蘭縣,共九個縣市獲選特優縣市。由體育署洪副署長志昌親自頒發獎項,並邀請來自各特優縣市之政府體育局長及教育局處長代表出席。
臺北市第九度獲得特優縣市,利用行政資源結合民間團體之力量,積極規劃兒少、高齡者、身心障礙等族群體育活動及課程,臺北市體育局局長王泓翔分享道,臺北市的運動風氣逐年向上提升,今年台北市規律運動人口比例創下39.6%為六都之冠,希望在市長的領導下推動更多新興運動的政策,吸引更多市民加入運動行列。
新竹市教育處處長林立生表示,新竹市除了以寵物作為吉祥物宣傳,拉近與市民的距離外,還結合了在地觀光密碼「17、18、19」,分別為十七公里南寮海岸線、十八尖山、十九公頃的青青草原,在具有特色的景點舉辦城市定向越野、城市Super Sports水陸系列活動、多場水陸運動,展現新竹的魅力。
政府為更重視體育運動發展,將於今(114)年成立嶄新的「運動部」,其願景為「運動壯大臺灣」,以「保障運動平權、促進社會包容及實踐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預期將帶來一系列重要改革,包括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強化選手培育及運動產業發展。
未來「運動部」下將設立「全民運動署」,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及社區運動,依據不同群體需求,推動包括女性、壯世代、職工、兒少、身心障礙者及原住民族等多元族群的運動推廣計畫。此外,政府將加大對運動場域的規劃與資源配置,並持續提升運動設施的可及性和品質。
隨著「運動部」的成立,運動i臺灣2.0計畫的推行將繼續強化,並根據各地的發展需求,協助地方政府推動更多元的運動活動。未來將有更多資源和政策支持全民運動,讓運動成為臺灣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並促進全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