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運動課》地板滾球國手張孜維 努力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
罹患先天性肌肉萎縮症,張孜維僅上半身能夠活動,生活上以電動輪椅代步,但他樂於學習,在各領域不斷充實自己,不僅是地板滾球國手,同時也精通日文,並自學包括拍攝、剪輯、繪圖等技能,張孜維帶著滿滿的勇氣和堅持,「努力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
張孜維自幼以八里愛心教養院為家,求學過程即使面臨重重難題,單趟路程兩小時他也堅持了下來,高中就讀日文科,並獲得總統教育獎,大學就讀日文系,之後還繼續攻讀研究所,拿到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海洋休閒觀光管理系碩士學位,去年考取國立體育大學博士班,主修運動心理。
儘管是從事地板滾球多年的運動員,從過往的語言科系轉戰運動心理,仍是截然不同的領域,張孜維說:「雖然都要讀原文書,對我來說有點辛苦,加上上課路途遙遠,但我很喜歡學東西,雖然可能沒有到很專業,但可以吸收新知識、挑戰新事物,我就覺得滿開心。」
張孜維讓自己具備更多知識和能力,「希望學到的這些知識,對我或是其他人是有益的。」 除了兼顧課業和地板滾球練習之外的時間,張孜維也會利用自己的專長接案,包括日文翻譯、文宣製作以及影片剪輯等等。
張孜維也從高中開始在院內接觸地板滾球運動,並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就感,練成了BC3組別的國內第一,進而成為國手,在軌道運動員胡家榮的陪伴下參與包括世錦賽、亞帕運等國際賽事,張孜維說:「我也沒想到會有一天,可以因為這樣的運動成為選手,甚至代表國家出去比賽。」
地板滾球為中重度肢體障礙者所從事的運動,肢體動作的運用少,更多的是「鬥智」,張孜維表示:「一般人可能會覺得這個運動只有手部動作,但對於重度身障朋友來說,其實像是瞄準等等,都需要花很多的精神,戰術運用也都要靠經驗累積而來。」
八里愛心教養院楊智斌老師在院內服務近15年,陪伴張孜維走過不同的人生階段,在他眼中,張孜維一路來很堅持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無論是過去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學業,或冒著身體狀況不佳的風險仍持續出外參與地板滾球賽事,但他都堅持下來了。
「我們問過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他想努力地讓自己的生命發光發熱!」
除了地板滾球運動,張孜維在院內也有多元的嘗試,靜態的畫畫、陶藝都有涉略,輪椅國標舞也練了超過十年,與輪標舞老師許美惠建立起如親人般深厚的感情。許美惠透露,張孜維是靠腦力跳舞,「他的思路很清晰,我跟他說要做什麼,他都可以很快地進入,雖然肢體和腦筋的連結沒那麼快,但其他像是音樂的詮釋也都很好。」
從過去因喜歡動漫勤學日文,到現在追韓團而開始學韓文,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張孜維都能帶著熱情去學習,並且謙虛地拜師學藝,楊智斌說:「他覺得他的時間很寶貴,所以他希望可以繼續努力。」
在地板滾球賽場上,張孜維眼神專注,盡全力將球擲向眼前那顆目標球;賽場下的張孜維則總是面帶笑容,帶著樂觀好學的態度面對人生,並且對於每一份恩情都充滿感謝。楊智斌眼中的張孜維,善解人意、心思細膩也善於照顧人,將他的溫暖傳遞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