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竿跳聽障國手陳重宇 特教生的過來人經驗分享

先天聽障又患有懼高症的孩子,還有可能靠著跳竿,跨出先天的框架嗎?撐竿跳選手陳重宇,患有輕度聽力障礙,需要靠著助聽器輔助,才能把幽微聲響聽得清晰。這段克服萬難的過程,也成為陳重宇日後幫助身障生的養分,現在他回到母校明志國中,以選手兼教練的身份協助訓練田徑隊。

克服恐懼邁出嘗試的第一步

陳重宇最好的成績是在2013年保加利亞聽障奧運,以4公尺70獲得第二名,2021年他再次取得聽障奧運撐竿跳資格,今年將代表台灣參加巴西聽障奧運。陳重宇就讀明志國中一年級時,受到體育老師的邀請加入田徑隊,起初他以跑步為專項,之後才轉為撐竿跳高選手,他可能沒想過,能憑藉著一支跳竿撐起自己的天空。

 

然而,兒時的陳重宇就極為怕高,「從小和家人去爬山,樓梯旁邊都空空的,沒有扶手,我往山下看就怕得要命,因此就不太去爬山,遊樂園也不太敢玩。」對高處所產生的不安全感,陳重宇勇敢向前跨出挑戰的第一步,「看到學長姊在練習撐竿跳,我就思考要不要去練習看看。後來我發現在空中抓著竿子就好,跳久了就能慢慢克服。」當與畏懼同行,陳重宇先嘗試,再慢慢摸索,最終破除恐懼。

用班級團團包圍的愛 組成學園鐵三角

 

陳重宇國小、國中階段都是就讀普通班,在他的印象裡體育課充滿趣味,「課程基本上都能跟上進度,老師的要求我都能照做。唯一的困難是怕助聽器被汗水淋濕,取下時,我就不知道老師在講什麼了。雖然聽不到,但依照著老師跟同學的動作,加上同學協助,還是跟得上進度。」

 

回顧這段歷程,陳重宇以特教生的視角窺看,當特教生身處在普通班,身體特質加深了融入班級的困難度,除了特教生,老師和普生所構成的學園鐵三角,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第一線教師面對特教生,容易因無法統合班級經營而感到疲憊。陳重宇鼓勵老師要多增加一點管教的寬容度,可以先讓普通生們了解特殊生的特殊狀況,在融合教育下,讓孩子可以和不同個性、特質的人相處,先建立同理心,再透過班級的力量鼓勵特生與普生一起運動。

 

陳重宇回憶,有一次明志國中舉辦校內大隊接力賽,他希望校內的聽障生可以融入班級一塊跑步。他找上班級導師溝通,建議不要把聽障學生擺在旁邊,要鼓勵特生試著投入接力訓練。最終在三名特生之中,真的有一名參與接力競賽,全班都為他感到開心,這意味著特生願意突破自己,嘗試不擅長的事物。

有溫度的關懷

 

非特教專業的老師如何與特殊孩子相處,陳重宇以自身故事舉例,不只是輔導,能做到親身陪伴才是關鍵。

 

除了長年訓練陳重宇的楊木輝教練外,改變陳重宇的還有國中導師張菱亘。他回憶國中一年級時,學校舉辦校內200公尺的排名賽,當時的導師張菱亘和體育老師鼓勵他嘗試跑200公尺,並叮囑「不用緊張跑不跑得完,能力多少就跑多少。」在老師們推波助瀾之下,從發起學習動機到安撫情緒,實踐後以鼓勵作結,成功的幫助陳重宇克服挑戰。

 

除了導師,校內的友善氛圍也鼓舞著特教生。在陳重宇國三最後一場全中運,當他得知時任明志國中校長劉素滿、主任黃漢英親臨現場幫自己加油,眼睛都亮了起來,深感自己是被珍視的,「因為校長第一次看到學校的聽障生比全中運,他們的到來有鼓勵到我。」陳重宇感到被真切十足,有溫度的關懷。

他是特生,不代表他就不能做

 

過去有些人會覺得,身心障礙學生參與運動,能力落差大,高強度下的運動會不會讓看似脆弱的外觀更加的易碎。

 

面對傳言,陳重宇認為,「體育圈裡不乏身心障礙的選手,他們可以參加全國身心障礙賽、可以亞帕運。聽障選手則可以聽障亞運,也可以參加聽障奧運。」不論是特教生或是一般生,皆有自己適合參與的運動,儘管多嘗試,這個沒有興趣就找下一個。陳重宇身為聽障運動員,在運動裡獲得成就感,讓他更篤定運動對特教生的重要性,成功的撕掉特教生身上「易碎品」的標籤。

2016年是陳重宇回到明志國中擔任約聘教師的第一年,第一個任務是整理學校的圖書館。

在採訪尾聲,陳重宇在親手佈置的圖書館內選書,推薦了幾本對他影響深遠的書籍。其中,極地超馬選手陳彥博《夢想零極限》和《投手丘的勇者——王建民》對他影響極深。這兩位選手專注於人生目標,執著走在自己定義的人生道路上的故事受到陳重宇喜愛。這似乎也說著,陳重宇因為喜歡,所以勇敢去做的特質。

人們用跨越逆境這個詞,指的是心境上的意象,陳重宇卻真的用跳躍的,面對阻礙,他躍起,成為自己天空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