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事情值得等待 中華男籃13名的意義


文/費恩斯

13名這個數字乍聽之下好像不怎麼光彩,如果一般的比賽,觀眾可能連正眼都不想瞧,但中華男籃在世大運由陳盈駿領軍「勇奪」13名,為什麼如此感動人心?

「最美好的事情值得等待。」

就如同2017台北世大運開幕被反年改團體抗議打斷的尷尬之後,FISU主席說的這句話一樣,

「Sometimes the best things are worth waiting for.」

想要有甜美的果實就必須等待,想要成為真正的「體育強國」,「有耐心」是不論球員、教練,或是你我這樣的球迷都必須付出的態度。

早在2015年開始籌組世大運男籃培訓隊時,由於「黃金世代」曾文鼎、吳岱豪和田壘當然已經超齡,連成人隊都屬意退休的他們之後,接班的超過200公分長人可說是少之又少。世大運從身材劣勢到先天天賦來看,沒有讓人期待的地方。在還沒開練之前,不少「鄉民」或球迷都只能感嘆,或許派出去就是遭痛宰。

歷經光州世大運的全敗收場之後,又更讓人擔憂在主場台灣會不會也輸得奚落,而根本無法吸引籃球迷對世大運的關心與進場。結果呢?剛好相反。

世大運男籃帶給我們的意義有三大個;第一是等待。有人拿中華男籃成人國家隊來比擬,認為世大運小將打得太好了,成人隊不管是教練或是球員都要檢討。但這樣的論點卻忽略了成人隊集訓多久?成人隊總教練周俊三帶兵多久?對照世大運培訓整整2年,即便成員有小幅調動,至少在2年內他們的默契早已培養完成。

第二個意義是「打破金牌迷思」。如果說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句話在人生各處都能適用,在體育場上偶爾可能例外。台灣人向來吃重「金牌」成績,不論是主事單位、政府等,或是看內行的專業球迷、再來看熱鬧的一般民眾都一樣,因為體育還沒有融入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大多數人很自然的等「有了成績」再來討論關心。這份關心沒有不好,但我們要試圖將它延長轉換到,「不論有沒有成績,這件事都值得關心」的領域。

男籃在世大運沒有獎牌,更別說進入4強、8強,但最終13名已經是史上最佳。過去不是輸球、就是沒派兵,畢竟以身高為重要條件的籃球運動,在「世界」舞台上就算對手只是派大學生來磨練交流,我們也不見得討得到便宜。也正因為如此,這個看似不起眼的13名卻在我們心中如此珍貴,因為它代表了不是金牌也能感動落淚,它代表了台灣人可以不用唯獎牌論、也願意支持。

今天踏入場內的爆滿球迷,若能將此想法論點傳染給自己的家人、父母、小孩,如此蔓延下去就必然是體育之福。今天特地去「喬」轉播、特地派出人力來講評的市政府和轉播單位,以及不介意沒奪牌也到場採訪的媒體,能將打破金牌迷思的信念堅持下去,未來體育就能融入生活。

因為體育場上不是每一次都要殺個你死我活,回到第一點,很多時候登頂的美好來自於前面的鋪陳,在打好基礎的期間內,我們需要的不是「必勝論」,而是「等待」。

金牌論英雄我們必須留在主戰場,我們必須把體育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無差別」只在乎輸贏與獎牌。

最後一個意義,就是台灣籃壇能從世大運男籃中學到制度的改善。

世大運男籃培訓2年,讓總教練長期能從中調配自己想要的打法、磨合自己想要的訓練。儘管天賦和身材都不如世界許多大國,但仍證明了「放長線」是最佳策略。這也讓我們反觀成人隊,他們並非不認真不好,也不必拿世大運的成就來指責成人隊,但卻可以反思國家隊本就是一次「長期征戰」,年年在SBL季賽後才來組訓、一年後又換一個教練的作法已經不合時宜,「套餐」才是未來明智的抉擇。這無關外教或本土,而是不論誰要擔這項重責,就必須能夠長時間的掌握情況,否則誰接燙手山芋,被燙到的話你我也無權指責。

再來是主場制度。相信2017世大運能夠有好成績,不光只是籃球、包含其他項目在內,「這次我們回家比賽」都是很關鍵的因子。也正因為如此,SBL更需要從中借鏡,主場因素不但能激發球迷的認同感,同時也能激出球員有別人一般情況的水準。

美好的事情值得等待。

體育無法速成,世大運男籃告訴我們的意義,無法用獎牌言喻。但願今天8月31日的大遊行落幕後,還有人記得這句話:「Sometimes the best things are worth waiting for.」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