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傑非議題 中華男籃急需的是專職總教練

文/費恩斯

中華男籃在10月12日開始就要展開第一波國家隊集訓,11月迎來男籃世界盃的首次主客場征戰,面對同組澳洲、菲律賓和日本的強勢來襲,「野獸」林志傑要不要復出國家隊其實是假議題,中華隊需要最優先考量的,還是體制的困境。

其實這件事情也並非第一次提起了。早在今年中華男籃出征亞洲盃之前,不少大媒體都討論過,FIBA籃球的改制最大的衝擊就是考驗各國推派的總教練人選一事,漫長的主客場征戰方式勢必與各國家職業聯賽衝突,職業聯賽的總教練很可能就此放棄職掌國家隊。

台灣也一樣,把所有的責任交付在一個「兼差的人」的身上,對他並不公允,無論這個人選是不是今年的周俊三。帶得好或帶不好,總教練自然必須承擔一切批評或鼓勵,但國際賽事改變日程和方法之後,再讓SBL教練來帶中華男籃,無疑是走進死胡同,屆時不是累慘帶兵的人讓他蠟燭兩頭燒,造成他該以母隊考量為優先,還是該以國家榮譽為第一,都很矛盾。再者,打不好時、外界就無法全然檢討能力問題,我們都得反問教練是否太忙;打得好時,可能又有人嫌棄調度思維,認為用人時間都有優惠自家母隊球員的可能。

要剔除這些紛擾的因素,唯一的途徑就是讓中華男籃總教練成為一個「工作」而非「兼職」。說真的,蠟燭兩頭燒到最後對任何人都沒好處,且目前兩名在世大運表現優異的外籍教練Charlie Parker與Albert Kenyon Wagner都確定會以顧問的身分幫助中華隊,與其如此麻煩,直接聘用他們執教也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

並不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若有專職的總教練,給本土教練一直都是我所持的信念,且台灣籃球文化還是比較適合日韓體系(或是曾帶過日韓球風的歐美教練),美式球風不見得大家都能吸收良好,又很可能有翻譯上的落差問題。但如今因為待遇無法給出一個「專職工作等級」的金額,沒有專職國家總教練制,那麼至少聘用外教之際、體育署的方案是能夠提高薪資條件的情況下,還不如就交付給外教。

同時,過去也並非沒有外教和本土教練雙頭馬車的案例。掛個顧問很難保證誰要聽誰的,外教總是領較多薪水,但卻不用負起戰績壓力,體制上來說也很奇怪。

「野獸」林志傑打不打倒是一個假議題;可以確定的是此前林志傑真的曾經不想再打,他今年也35歲了、在CBA能夠續航的燃料有限,再擔負國家隊這樣球季中的操勞,自然是弊大於利。

FIBA賽制改變之後,加入了澳洲和紐西蘭與亞洲國家競爭,難度提高是既定事實。有沒有林志傑,純粹取決於他的情感層面或是想法改變,這卻不會是中華男籃能夠進步的最關鍵。

專職教練一日不形成,接下來的仗只會愈來愈焦土而已。對任何希望帶領國家隊的人選來說,也都不夠公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