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0.2秒 吳浚鋒:我想當奧運選手,歲月不會讓我停下

 

「我心中有一想法,雖然現在沒有達到,但未來會一次補齊,我一定會達到我要的目標」吳浚鋒淡然的說起兩年來煎熬的歷程,眼神閃爍出隱藏在靈魂深處的能量,他是打從心底忠實相信著自己距離東京奧運很近,很近了。

 

| 現實畫面太美 讓我無法直視 |

 

2019年日本公開賽,吳浚鋒在50公尺自由式摘下銅牌,這是他在國際賽的第一面獎牌,也是臺灣在日本公開賽的首面獎牌。這是他繼2017年日本公開賽後再度刷新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從22秒44突破到22秒21,一口氣進步了0.23秒。

在這意義不凡的時刻,吳浚鋒簡直不敢置信,他回憶起「觸牆後看到排名第三,我嚇到張大嘴巴,過了兩秒才趕快用手遮住,直到現任亞洲紀錄保持人鹽埔慎理上前恭賀,才反應過來,我又進步了」即使腦海中經歷無數次的反覆冥想,刻劃出一則則表現完美的賽況,但此時喜悅來的毫無防備,似曾相似的場景太過虛幻,直到司儀念到他的名字時,吳浚鋒才回過神,驚覺這一切都真實的正在發生。

 

 

這兩年來,吳浚鋒對勝利的渴望讓他付出了極大的代價,燃燒殆盡的自信心探照了靈魂深處的自我懷疑,多少午夜夢迴的孤獨內心對話,這些甘苦點滴竭盡能量點燃這0.23秒的爆炸性瞬間。

 

對這位不停挑戰極限的「泳者」而言,水道的召喚,是一道無形的號角聲,泳將毫不猶豫的把身體投入游泳池中,從跳水到觸牆,熟稔的動作一氣呵成,他已經不再是那位在文化大學乙組游泳隊的青澀大學生,他用雙手劃開前方水域,游向不可限量的生命航道。

 

 

| 游泳,讓我覺得我很不一樣 |

吳浚鋒回顧自己熱愛的游泳,他和一般人一樣,國小一年級時開始接觸游泳,主因是為了解決鼻子過敏的困擾,當初純粹抱著強健體魄的心態參與,竟然在吳浚鋒心中埋下不服輸的頑石。吳浚鋒並非天賦異稟的選手,國中時成績並不突出,成績始終排在全國八強之外。

上大學後,吳浚鋒希望彌補國中沒有晉級全國前八強的遺憾,他回到游泳隊,倚恃著再出發的能量滑向另一端的牆。運動迷人之處在於蘊含著一種不確定性,細微的轉念都可能觸發意料之外的結果,這股張力可以巧妙對應到人生經歷。吳浚鋒在大學第一次參加全大運,殊不知在50公尺蛙式以及50公尺自由式都打破大會紀錄,50公尺自由式的成績甚至比當年甲組選手金牌還快。

 

經歷2013年被選上天津東亞運國手, 2014年第一次進駐國訓中心卻落選仁川亞運國手,2018年成功游進雅加達巨港亞運。這些賽事的洗鍊讓他重新看待游泳這個項目,他說:「我從小是個表現平平的小孩,是因為游泳,讓我覺得我有個很特別的地方。」

2018年2月、6月吳浚鋒前往美國維吉尼亞移地訓練2個月,接受前奧運銅牌得主SERGIO LOPEZ教練的訓練,吳浚鋒調整了游泳姿勢和接受新的訓練技術,其中最大的改變應屬心理層面的備戰,SERGIO教練在訓練菜單加入了「意象訓練」,想像自己能輕鬆的飄游在水面上,想像比賽的所有細節,如此在正式比賽僅需要集中注意力,用平常的訓練與記憶控制身體擺動。

 

原先看好成績會更上層樓,不料在力拼東京奧運A標的重要時刻,吳浚鋒卻陷入低潮,許多重要賽事成績不進反退,付出高額的成本, 移地訓練的成效卻不如預期。吳浚鋒的自信心開始動搖,心情在負面情緒沈澱累積下顯得繁複沈重,「我覺得最難的是不能懷疑,要相信教練的安排會讓自己進步」要相信自己正朝正確的方向邁進。

 

2019年全大運前,吳浚鋒在沒特別調整狀態下,游出22秒85的成績,心情為之一震,蓄勢待發期待全大運的到來。但凡事哪有盡善盡美的,全大運決賽時吳浚鋒的泳鏡意外滑落,得到令人失望的22秒88成績。很難想像吳浚鋒當時盪到谷底的心情,和那張不再笑臉迎人的臉龐,他問自己「我是不是不行了?」。

 

還好現在的他,在SERGIO教練的引導下,心態變得非常成熟,他鼓勵自己,追求奧運夢想的路上也許不會一步到位,但堅定信念始終會帶著他抵達彼岸。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永不凋零的地方 |

2019年6月日本東京,吳浚鋒第五次參加日本公開賽,這次他在50公尺自由式沒有失手,奮力摘下生涯第一面國際奬牌。

歲月拖慢了他的體能恢復期,卻增長了心態的穩定性。2012年倫敦奧運有人說「浚鋒,這是你最接近奧運的一次」,那次他連奧運B標都沒達到;2016年里約奧運又有人說「浚鋒,這是你最接近奧運的一次」,那次他達到B標,可惜無緣遞補奧運;2020東京奧運,29歲的吳浚鋒覺得這是他離奧運最近的一次,而他現在距離篤定參賽的奧運A標只剩下0.2秒的差距。

 

究竟這位「乙組傳奇」的足跡能否邁進奧運殿堂呢?吳浚鋒說:「如果我有選到,我會開心地大哭;沒選到我會崩潰大哭。」我們真心盼望著,這位雙手交織夢想的泳將能克服種種難關,奧運之門將為他敞開。在他實踐自我目標之餘,同時也啟發我們對憧憬無止境想像,他以自身的故事展開,敘述著世間沒有高低之分,每一個人都有機會使夢境變得立體而真實。

 

 

撰寫:蘇新博

採訪:Migu、梁語庭、蘇新博

剪接:梁語庭

攝影:小剛

照片提供:吳浚鋒

 

Comments